北方盆栽金桔技术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7-28 15:22 |
金桔原产于浙江以南至广东、台湾等地。金桔以其适应性强、四季常青、多 次开花结果、花芳香洁白、挂果多、果形美、观果期长、营养价值高而著名,尤 其按预定时期开花,控制果实在春节期间成熟,然后将青枝碧叶、灿灿硕果的盆 桔摆放于厅堂、居室、庭院、阳台,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因而深受北方人们的青睐。 一、苗木培育 北方金桔苗木多用枳作砧木,通过嫁接培育而成。枳抗旱耐 瘠,也耐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耐―23℃的低温。常用播种繁殖法,播种 时期多在春季3――4月份,每亩用种30――40千克,撒播或条播,上面覆土1 厘米并覆膜。幼苗出土后,逐渐掀膜锻炼至去膜,两片真叶后,浇水时加少量清 粪水追肥,以后每月追水肥2次,秋季停肥,防止贪长影响越冬。苗高15――20 厘米时,可进行移植,高30厘米时摘心,促加粗生长。一般当年秋季一部分砧苗 可达嫁接标准。在当年秋季用单芽腹接法嫁接,或在明年春季用单芽切接法嫁接。 当年未达标准的苗木,明年6――9月进行芽接。 二、上盆定植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苗木,在春季萌芽前上盆。选口 径20――25厘米的花盆,在渗水孔上放一块碎瓦片,盆底放2厘米厚的粗沙,再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加营养土。营养土用壤土1/2,蛭石、苔藓、腐锯末共1/2,每立方米营养土加 草木灰1000克、尿素50克拌匀。上盆后要求留出2厘米的沿口,以利于浇水。 定植后晴天注意浇水,一般7――10天后苗可发新根,此时施15%腐熟人粪尿。 一般2――3年倒盆1次,时间在秋季秋梢转绿后进行,方法同上盆。 三、肥水管理 春、秋季每2――3天浇1次透水,夏季晴天每天1次,维 持盆土含水量60%―一80%为宜。冬季可视越冬环境5――7天浇1次。但在当 年秋梢停长期,应控制浇水,每5――8天1次,期间每天中午和傍晚向叶面喷水 2――3次,以促进花芽分化。 春梢萌发后应每周施1次15%―一20%的人粪尿,花期、果实膨大期可在麻 酱渣浸制的液肥中每百斤加入250――300克尿素来施肥,并随生长量增大液肥浓 度相应增加至30%。为延长观果期,可在冬季增施1次肥。结果前的盆桔施肥N: P:K:1:0.95:0.63,结果期磷、钾的比例适当增加。 四、整形修剪 金桔多采用自然半圆形或柱形、塔形。结果前的修剪原则是 单芽切接苗的第1次梢老熟后留10厘米重截定干,以促生主枝,主枝木质化后未 抽新梢前再短截促发新梢,同时,加强肥水,争取当年多次发梢,扩大树冠。结 果期的各段枝梢均可当年开花结果。若想春节赏果,一般进行3次修剪。第1次 苗木网,999miaomu.com 在春梢萌发前,在2――3级主枝上重短截,弱树可截到1级分枝处,一般留10 ――20厘米,以促发大量健壮春梢。第2次在春梢木质化(约60天)时剪留15― ―20厘米,以促发二次枝。50天后对抽生的二次枝轻剪顶,以促发整齐树冠,准 备促花,此时抽梢是否适时,将影响花期及果的成熟期。 五、促花保果 在加强营养管理的基础上,对大株采用环割加控水法促花。 在结果母枝梢龄20――25天时,选主干或生长特旺的大枝基部环割1圈,割后不 浇或少浇水,以不卷叶为宜,环割后15天叶变黄,25天即可达到形成花芽的目 的。 培养健壮的树势和结果母枝,调整正常叶果比为6――10:1,人工授粉;花 期喷0.2%硼砂+0.5%尿素;壮果期喷0.5尿素+15x10(的负6次方) 2、4 一D。花期遇高温闷热天气时,于傍晚向树冠喷水降温;夏季置于单层苇帘的荫 棚下,否则引起日灼、流胶;及时防治红蜘蛛及金纹细蛾等的危害,冬季喷10x10 (的负6次方)――15x10(的负6次方)2、4―D;结果后形成的夏梢留3――5 厘米及时摘除,以免与果实争夺养分。 六、观赏期的养护 1、盆桔进入厅堂、居室后,应给予适当的光照。摆放时放在可见光的位置, 每隔2――3天使之接受室外3――5小时日光。 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2、应适当控制灌水量室内摆放时,一般2――3天浇1次水,小盆每次300 ――400ml。 3、根外追肥用水1000ml+糖30――50g+草木灰30――40g+尿素4――5g配 制的肥液,每5天喷1次,共2――3次。 此外用15X10(的负6次方)2、4―D或20x10(的负6次方)赤霉素涂果或 果柄,可推迟果蒂离层的形成,延长观果期。 七、越冬 北方地区的盆栽金桔应在晚秋初冬气温下降时搬人室内或温室越 冬。越冬温度掌握在5――10℃为安全。居室越冬时防止温度剧烈变化,保持空 气新鲜,创造一个见光、空气湿润的环境。春季出室前,应使盆桔逐渐适应外界 环境,晚霜过后再搬出室外。 |
上一篇:6~8月份梨枣管理技术 下一篇:农药稀释的科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