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被子植物“穿越”1﹒25亿年的历史 重现辽西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14 12:03 |
“穿越”1﹒25亿年的历史,又一种有花植物在辽西被发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和渤海大学韩刚副教授,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称,他们在一早期被子植物化石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的瓶状心皮和基生胎座,因而把这种植物命名为瓶状辽宁果。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由于被子植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兴衰密切相关,因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古植物学家研究的焦点。十余年来,科学家先后在辽宁朝阳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始花古果、十字中华果、迪拉丽花等被子植物化石。 瓶状辽宁果和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迪拉丽花都是在辽西北票地区黄半吉沟发现的。瓶状辽宁果保存的是该植物的果实,但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它的心皮属于瓶状类型。产出这一化石的地层在地质学上称为义县组,时代上属于早白垩世,形成于1。25亿年前。 王鑫表示,这么多被子植物化石在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出现再次提示人们,早白垩世不会是被子植物起源的时代,否则就难以解释被子植物在义县组的爆发式涌现。 心皮是植物进化的产物,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传统的被子植物演化理论认为,像豆荚状的对折心皮是最原始的,而且认为对折心皮中的边缘胎座是最原始的胎座形式。但近年来对于被子植物的系统学研究表明,瓶状心皮和基生胎座都应当出现在原始的早期被子植物中,但这一观点此前一直缺乏相应的化石证据支持。瓶状心皮和基生胎座在早白垩世的瓶状辽宁果中的出现,是支持上述观点的第一件化石证据。 |
上一篇: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研究获得进展 下一篇:“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获国家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