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兰 |
当前位置: 999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卡特兰 ![]() ![]() ![]() ![]() 卡特兰在亚洲的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我国的台湾都有规模性的生产,而且成为世界卡特兰的主产区。而欧洲由于卡特兰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生产周期长,生产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已把投资转向非洲。在美洲,卡特兰在南美、中美国家栽培日益兴旺起来,生产卡特兰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因此,国际卡特兰的销售竞争日趋激烈。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我国栽培卡特兰的时间不长,上规模生产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在广东和云南两地,大多是合资企业生产。目前,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并有少量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卡特兰的需求量会大幅度上升。 ![]()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两色卡特兰(C.Bicolor)、橙黄卡特兰(C.Citrina)和大花卡特兰(C.Gigas)。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 卡特兰怕干旱,生长季节要求充足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过分干燥,影响叶片生长。而冬季卡特兰处休眠状态,生长几乎停止,此时正是花芽发育阶段,若空气干燥,会导致植株干枯死亡,要注意叶片喷水,室内地面浇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花芽分化。 卡特兰忌强光,喜散射光。春、夏、秋可用遮阳网,遮去50%阳光。若遮荫过度,则开花减少。当然,强光直射,易发生日灼病,叶片变黄,生长停滞。土壤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泥炭苔藓土或腐叶土。 ![]() 常用分株和组织培养养殖。 分株养殖:花后先将植株从盆内倒出,去掉根部附着的基质,将根茎切成两半,每部分应有3个以上芽,并剪去腐烂和折断的根,然后把新株分别盆栽。 组织培养养殖:常用茎尖培养,春季从生长健壮植株基部剪取长5~10厘米的芽,消毒后切去上部幼叶,再放灭菌液中消毒,取生长点1~2立方毫米,放到培养基中。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添加0.1毫克/升萘乙酸、0.2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液体培养,茎尖成活率比较高,原球茎球状体的形成和分化也比较好。继代培养和养殖用MS培养基加0.2毫克/升萘乙酸、0.35毫克/升赤霉素和0.2毫克/升激动素。分化培养基用1/2MS培养基添加0.17毫克/升萘乙酸、0.02毫克/升激动素和0.18毫克/升赤霉素。经1~2个月培养,大多数原球茎球状体可发芽和长根。 播种养殖:由于种子细小,胚发育不全,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胚培养,成功率是很高的。 ![]() 卡特兰茎叶肥厚,气生根旺盛,盆栽常用泥炭、蕨根、苔藓和树皮颗粒作为基质。盆底多垫瓦片,以便排水、透气。生长期除浇水外,向地面或叶面多喷水,保持空气湿度较大的生长环境。每旬施肥1次,幼苗期需氮肥多些,用10-52-10幼苗肥,促进生根、叶生长。中苗期提高钾肥用量,可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使生长健壮。成年植株应增加磷肥,促进开花。 999苗木网,999miaomu.com 在夏季生长旺盛期,天气较炎热,室内注意通风和适当遮荫,减少病害发生。栽种2~3年的卡特兰,植株逐渐长大,应及时换盆和分株,有利卡特兰根系的生长和开花。 常见有叶斑病、叶枯病和介壳虫、粉虱危害。病害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