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7-28 07:37 |
分布区域: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5~20毫米,翅展27~38毫米。雌蛾前翅赤褐色或黄褐色,雄蛾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肾状纹和环状纹暗褐色,外横线及亚外横线之间色较深。后翅淡黄灰色,近外缘部分茶褐色,外缘中部内侧有灰白色月牙形斑。卵黄白色,半球形,0.5毫米大小,主要散产在棉花主茎或分枝顶部叶片正面,在花蕾萼片表面也有。幼虫 共6龄。体长一龄2~3、二龄4.5~6、、三龄9~12、四龄15~24、五龄33~36、六龄35~37毫米。各体节一般有毛片12个,四龄以后体背和侧面有多条细纵纹。体色变化很大,有绿、黄绿、红褐、黄褐等色。蛹体长17~20毫米。腹部第五、六节各节前缘密布环状刻点,背面比腹面密。尾端有1对臀棘。在土表下土室中化蛹。 为害作物:棉花 为害症状:(1)二代(蕾铃期)为害状 生长点被害 幼虫将顶心周围小叶芽为害成缺刻形,有细虫粪,叶展开 后呈畸形;生长点常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从顶 部以下几个叶腋处长出粗壮的徒长枝,上面基本不长花蕾 ,使整株棉花变成只长叶、杆不结果的光杆棉,俗称“公 棉花”。顶部嫩叶被害 被吃成许多小穿孔。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蕾被害 幼虫藏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 开,很快脱落。 花被害 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 不结铃。 (2)三、四代(铃期)为害状 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蕾被害状相同。 发病特点:以蛹越冬。一年发生2~6代,由北往南代数逐渐增加,北纬40度以北以1年3代为主,北纬40度以南到长江以北以l年4代为主,长江以南到北纬25度以北以1年5代为主。全国以黄河流域(4代区)常年发生较重。 成虫在夜间活动,取食花蜜和交尾、产卵;飞翔力较强,对黑光灯和半干的杨树枝叶有较强的趋性;白天潜伏在植物丛间不活动。成虫产卵最适温度是25~30℃,每雌一般可产卵千粒左右。卵散产,二代多产在上部嫩叶正面,以后各代产在上部嫩叶及蕾、铃苞叶上。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再取食嫩叶和顶心,然后蛀蕾、花和铃。二代发生早时常造成棉株主茎生长点大量被害而严重减产。在二代期间棉花对花蕾的被害脱落有较强的补偿能力;棉田肥力愈高,补偿能力愈强;三代以后,棉花的补偿能力明显下降。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70~90%的条件下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棉花与小麦、豌豆等间作有利于棉铃虫发生,与玉米、高粱间作可以减少棉花上的卵量。 苗木网,999miaomu.com 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茧蜂等寄生幼虫、草蛉、瓢虫、小花蝽、蜘蛛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制棉铃虫的危害有良好作用。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杨树枝把诱蛾 (2)玉米高粱诱疾带 (3)田间耕作管理和农事操作减轻虫口密度 (4)棉花抗虫品种的利用 2.生物防治 (1)应用微生物农药治棉铃虫 (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3.化学防治 25%溴氢菊脂 1000-1500倍,辛硫磷、敌敌畏1000倍 常用药剂: 溴氢菊脂 辛硫磷 敌敌畏 (记者 不详)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
上一篇:起苗应注意几个问题 下一篇:根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