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丛林盆景的创作过程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7 12:00 |
当前我国丛林盆景制作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幽林曲》(赵庆泉先生作),主题鲜明,选材得体,布局完整,意境幽深,耐人寻味,发人情思,堪称佳作,值得学习。但也出现不少作品———不讲主题思想,选材不究,布局平列,构图杂乱,透视失调,缺少整体美感。其制作工序多数是手中备材不足,因材造景,因景命名,也有人认为丛林盆景的制作“凡不能单独成形之材都可以凑合、搭配而成为佳作”、“也可在短期内完成”、“造型要求也不高”……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用单体盆栽的选材标准和“造型要求”来衡度今天的丛林盆景制作,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 我认为现代丛林盆景的创作过程,应该是在提高作者艺术思想境界的基础上,立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多途培育,方能达到二神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提高作者艺术思想境界:首先,是对盆景艺术造型的目的、要求进行反复认识和提高,我们在《论盆景艺术造型》中都作了阐述,其中:1.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2.盆景造型应该是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为目的;3.一切造型技艺要为“创意”、“达意”服务,这三条最为重要。因此丛林盆景的创作,要求作者深入生活,师法自然,不搞固定模式。艺术加工要以表现自然神韵为己任,但也不主张一味模仿自然、搞摄影翻版,成为“大自然”的“缩影”和“再现”,而要深入自然内部,取其精髓,受其神韵,取其气势,溶以人情,进行提炼、概括和艺术加工,融二神于一体,并反映在“非柳之柳”、“非松柏之松柏”中。它们乍看远离自然之表象,而深入自然之本质,如河南柽柳盆景《松柏丛林》,就是对柽柳的艺术再创造,是真正表现自然,对自然的艺术再现。这群柽柳在这里表现的不是那柔情似水的娇态,而是极具松柏本性的雄姿。这就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式与内容是可转换的辩证关系,扩大视域,丰富主题思想,以提高创作素养。 999苗木网,999miaomu.com 二、立意为先:盆景造型途径有二:一为胸有丘壑,因材制宜,因材造景,因景命名;一为立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造景抒情,以形传神,无论前者、后者,均以“立意为先”。只有作者深入生活,才能胸有丘壑、腹满泉林,才能运用自如地选择题材、确立主题。大自然景象万千,我们立意既可对真实生活、风景名胜作具象的描绘,也可追求神似、高于自然作抽象表达。只要我们深入自然、观察自然、理解自然,就会使我们的激情满怀,如春潮涌现,信手拈来都是好“题”。如欲表现同种树合植,具有特色群体美的有“松岭涛声”、“柳荫清趣”、“枫林晚眺”、“竹海高风”;表现多种树组合的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以常绿树合植的有“常春之路”,以颂扬改革开放;以枫、榉、黄栌合栽的“万山红遍”用来高歌建国成就。写意题材更为广泛,“触景生情、因情创意”或“有感于衷,寓情于题”皆能借题发挥,立意抒情。如山峦丛林高耸雄劲,可唱“雷锋之歌”;溪涧丛林雅静幽深,可谱“知音”之曲;神农架原始森林,神秘莫测,可作“野人不知何处去”;村落丛林小景,恬美可亲,可作“林荫深处是我家”。用以反映现实生活,为时而作的则有歌颂建国40周年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欢庆香港回归的《海风吹拂五千年》,歌颂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已渡玉门关》,防止荒漠化的《绿色的呼唤》。至若选用诗情 画意、溶以人情之主题,则更不胜枚举。总之,立意为先,明确主题,有的放矢,按意布景———能迅速提高创作质量,是改进丛林盆景制作过程的头道难关,能艰苦过好这一关,其余就迎刃而解了。它与因材造景,因景命题有着根本不同。因景命名是“马后炮”,不能反映创作过程,不能促进选材、布局、造型技艺的提高,不能探求意境美的表达,只能在已成定局的作品上“美化”、“助兴”,如果命题确切、名实相符,尚可“锦上添花”。有的命题,信口开河,张冠李戴,反而丑化盆景题名。难怪有人呼吁“无名胜有名”,有人把立意、意境和命名混为一谈,有人将能表达“力挽狂澜”之树桩题名“借尸还魂”,令人毛骨悚然。若能遵循立意为先的创作道路,有谁会选择这个可怕的主题呢?盆景立意在于真心诚意、朴实无华的反映生活,反对曲扭自然、虚构词藻、名实不符的描绘。若能立意为先,则必小心翼翼依题选材,按意布景……若因景命名,则木已成舟,大势已定,又有何主题可达?有何意境可推敲呢? 苗木网,999miaomu.com 三、依题选材:意是统帅,统帅既定,选材、备材均按计划而行。为了提高创作质量,必须重新探讨选材标准,必须依题选材,才是正道。最能表达主题之材,方为上品,反之即为无用之材。不能拿盆栽单体树桩的标准来衡量盆景创作用材的取舍,我们需要的是达意之材,而不是合乎某种模式要求之材,为了作好选材工作,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大量素材,方能奏效。如果信手拈来,东拼西凑,是难以成功的,如苍松翠柏表现不了“苏堤春晓”,黄杨、冬青也难以表现“林海雪原”。欲作“寒林”,榆、朴、对节、枫树均可入选。欲突破寒林之枯寂,则黄杨、冬青又可入画,以达到“工兼写”的艺术效果。主题虽定,主树选择谈何容易,如《海风吹拂五千年》之主树,既要求在树干上留有满身伤痕,能体现历尽沧桑的苦难岁月,又要选拔它能与恶势力抗争的挺拔英姿,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气概,通过造型更要看到它展望未来、迎风欢舞的新姿新貌。它的从树的选择更是难以合拍,它既不能突出自身而喧宾夺主,又要与主树步调一致、珠联璧合、突出主题。那些“不能单独成型”的树,能担当此任吗?即使单独成型的树,也需“百里挑一”。所选之材要能多方面合格,实属不易,只有慧眼选材,依题权衡,方辨良莠真伪。决不是“好铁不打钉”,而是“最好男儿才当兵”。此外,选材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大量素材,需经长期、多途培育,方能如愿,如育苗培养(小叶迎春盆景《前程似锦》的培养过程乃为实例)、批量培养(水腊丛林盆景《还我绿洲》是由三十多株成型的动势盆景素材中选出创作而成)和重点培养(包括:1.浅根盘培养;2.主枝平垂的培养;3.分枝由繁到简的培养;4.精炼层次的培养;5.多角度、多方位的培养等),此外还有与同仁间的交换互用。所备之材以健壮之高干为主,少量与高干近似之斜曲干为辅,树形要求健壮而苍劲,古朴而清新,忌用奇特枯朽、老弱病残之树,以免中途死亡衰败散伙。(本文所探讨之“丛林”系指树与树的合栽关系及其效果,不包括一本多干丛林、连根丛林和连干横卧丛林,因此类用材受其自身条件局限和制约,制作时可参考本文造型原理,因树制宜、因材施艺)树以直干为主调,便于整体统一,斜曲干富于变化,用于“平中求奇”。斜曲干极难安排,力求层次简练,树冠一统,以求“乱中求整”。树干要苍古、嫩滑兼备,以显老幼之分;树要高矮、重轻齐全,以表远近之别,所备之材,力求观赏的二重性:“进可攻,退可守”———合栽则“满园春色、桃李争艳”,分开则造型完备,可单独欣赏,独领风骚。决不能成“乌合之众”、“树倒猢狲散”。不能单独成型,则浪费精力。 四、按意布景:丛林盆景的布景造型,一要顺乎自然之理,二要合乎造型之法,三要表达作者之意,三者缺一不可,不合自然之理,则丧失自然神韵,矫揉造作,使景物流于荒诞;不达主题之意,使作品流于形式,死板空洞;不遵造型之法,使作品杂乱无章、低俗平庸,达不到创造艺术美、意境美的高峰。因此必须遵循按意布景的原则才能使所布之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不流于形式,各具个性。如丛林盆景布局忌平板,力求虚实结合,要制造空间,以求虚灵。在创作《秋思》过程中,按原曲主要内容有二:一为“古道西风”,一为“小桥流水”。为了按意布景,则需打破常规制造两组空间,以榆、朴、牡荆和水腊为一组,形成“古道西风”,然后又以此四树与三角枫为一大组,构成“小桥流水”,最后统一在西风动势之中,因其内容丰富,造型也随之多采了。此外,丛林盆景的布景,一要合乎形式结构美法则,二要遵循透视法则,但必需按意所需、按意所用。许多丛林布景不全面理解透视“消失”之理,近大远小,过于夸张,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按意布景,则需力求达意,如在《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中,为了表达“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深远”这一主题,若近处宽大、远处窄小而急于消失,这样就没有深远可言,作品的最后布局是把树的消失点引向盆外右侧深远处,造成“景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则画面活泼,意境深远———这就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 苗木网,999miaomu.com |
上一篇:春季花木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峡谷式山水盆景的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