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7 11:51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安全,己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节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把握粮食生产的新动向,饶平县黄冈镇农技站从2004至2005年,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连续两年开展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工作。通过选用对口、安全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在确保粮食丰收,农产品优质安全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把我们在开展综合防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看法,总结如下共同探讨。 一、主要技术措施 1、抓好选用抗病虫良种、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虫壮秧、施好送嫁药以及适当密植,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早施回青肥,综合化学除草,及时露晒田,减少无效分蘖等常规技术措施,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为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栽培环境。 2、晚造适时插田。 近年来,有一种晚造田盲目早插的倾向,有些地方在8月初,甚至7月底就急于插田。早稻收割后,晚秧田是大量螟蛾集中产卵的场所,就粤东地区而言,第3代三化螟成虫发生期最迟可延续至7月下旬未(一般在7月上旬至中旬)、第4代卷叶螟成虫发生期可延续至8月上旬初(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幼螟盛孵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晚造过早插田使螟蛾有了在本田期产卵的机会,增加了防治难度,对减轻螟害非常不利,在螟蛾盛发期偏迟年份,早插田成了螟害的重灾区。 苗木网,999miaomu.com 如2004年8月15日调查,秋后插植的田块平均卷叶率只有1.6%,虫口密度为3.7头/百科,而早插稻田达到3.5%和14.3头/百科,增加了1.9%和10.8头/百科。9月6日调查第4代三化螟枯心苗率0.11%,比早插田减少0.12%。 晚造栽秧期,要强调在跨“秧田—本田”产卵世代的螟蛾盛末期后才开始,并尽量缩短插植期,使该世代的卵块大部分都产于秧田并孵化,以便集中力量在秧田和移植时除螟。粤东地区晚造历来就有“秋前三日,秋后三日”插田的习惯,所以,提倡立秋后插田,尽量缩短插田持续时间,重视送嫁药的施用,是压低以后各代虫源基数的重要措施。 3、兼治和重点挑治,减少用药次数。 在明确病虫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采用主治与兼治、全面施治和重点挑治、病虫兼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次数。如第2、5代卷叶螟与第2代三化螟或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兼治、第5代三化螟与第6代卷叶螟、白叶枯病(或细菌性条斑病)兼治。一般本田期全面施药1-2次,挑治1-2次即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 第一次:在水稻分蘖末期,以井冈霉素为主药,加杀虫双或辛唑乳油,主治纹枯病、兼治稻飞虱(早造)或第5代卷叶螟(晚造)。 第二次:在水稻破口期,以克胜丹为主药,加瘟愽克或叶青双,主治三化螟、卷叶螟,兼治稻瘟病(早造)或白叶枯病(晚造)。 苗木网,999miaomu.com 病虫的合理兼治,一要注意农药的合理混合使用,不仅要兼治,而且能增强防效。二要做好施药适期的合理调整。近年来,稻纵卷叶螟连年发生偏重,三化螟发生较轻,防治策略上应改变“守住破口期”的传统做法,将施药适期作3-4天的适当调整,向稻纵卷叶螟的施药适期靠拢,达到兼治目的。 如2004年第五代三化螟蛾盛期在9月20日,平均每亩有蛾10只、卵5块,盛孵期在9月底至10月初,属轻发生。第6代卷叶螟蛾高峰在9月26日,盛孵期在10月3日,确定10月2——5日为施药适期。在里和睦村进行防效调查:白穗率0.036%(其中早熟杂优0.13%;中迟熟杂优为0.43%;常规晚种为0.07%),卷叶率1.3%,残虫量6头/百科(防效78.9%)。 4、抓住关键时期用药。 由于三化螟连年发生量偏低,枯心苗少,蛹量不足,所以传统的“枯心苗查蛹,定防治适期”的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我们采用一套“田间查蛾为主、查蛹为辅”的测报方法:即在螟蛾盛发期,田间定点,清晨赶蛾、排查卵块,查明田间发蛾始期、高峰期和盛末期产卵期及螟卵密度,以查蛹印证田间蛾、卵盛发期的方法,在螟蛾始盛后8天,为施药适期。稻纵卷叶螟也是以田间“定点赶蛾”的方法,掌握在螟蛾始盛期后7-8天施药。 纹枯病是普发性病害,在杂优稻和翻秋稻上较重,常规稻发生较轻。在水稻分蘖未期至抽穗前,是纹枯病的发生侵染期,病害主要以科间、株间侵染传播为主,发病科率、株率迅速增加。孕穗至抽穗后,病害迅速向上部叶鞘扩展,侵害功能叶,严重度增加。根据对不同时期施药的防效调查,水稻分蘖末期,在科发病率10%——20%时施药比80%时施药,平均防效提高24%以上。所以,掌握在水稻分蘖末期、始穗期各施药一次,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苗木网,999miaomu.com 稻瘟病主要是抓好早造破口期至齐穗期的防治,破口期结合除螟施一次药,遇多雨季节应抢晴施药,切莫等到全面放晴再施药。晚造田应重点防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在做好对杂优稻、翻秋稻、低洼渍水田等感病类型田的调查监控的基础上,掌握在台风过后、水稻破口期或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5、安全科学使用农药。 防治三化螟的推荐药剂为克胜丹(35%吡虫啉?杀虫单WP)加乐果,卷叶螟的推荐药剂为杀虫双加乙酰甲氨磷(或辛唑乳油),稻飞虱用蚜虱净,稻瘟病用瘟愽克,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用叶青双或叶青双加农用链霉素,纹枯病用井冈霉素,防治鼠害用杀鼠迷、敌鼠钠盐等。 6、建立良好的预测预报制度,为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的调查依据。 二、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示范区统一测报,统一用药时间、用药品种,规范了病虫测报技术和防治方法。通过两年的试点,由于指导用药及时、准确,防治效果好。同时推广应用了一批高效、安全低毒农药,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两年平均,第5代三化螟枯心苗率0.039%,比对照区0.05%降低0.011;第5代卷叶螟防效为79.59%,比对照区66.47%提高了13.12;第6代卷叶螟平均防效达到82.15%,比对照区提高3.44;稻飞虱密度始终控制在防治指标以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到急性传染性病害得到有效地控制。示范户跟踪调查,平均每亩增产25.7kg,增产率5.4%,减少施药2-3次。2004年晚造对示范区抽查三个稻谷样品送省检验,均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近二年,我县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率明显增加,2004年晚造二化螟的残虫量为0.07头/百科(9月6日),2005年早造6.06头/百科(5月18日),2005年晚造0.4头/百科。2005年早造调查,共剥检165条枯心苗,查得幼虫29条,其中二化螟23条,占79.3%;大螟4条占13.8%;三化螟2条,占6.9%,二化螟的虫口密度己超过三化螟。二化螟寄主植物多,又没有测报经验,预测蛾峰困难。另一方面,三化螟枯心苗少,查蛹困难,只能采用“田间定点查蛾,排查卵块”的方法来确定防治适期。查蛾、排查卵块受气候影响大,加上蛾量少、螟卵稀,难以发现,工作被动,工作量、工作压力大,用这种方法进行三化螟调查,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性信息素应用于二化螟的峰期测报,国内文献中己有很多成功的报道。为改变目前在螟蛾测报中的被动状态,建议引进螟蛾性信息素测报技术,解决多种螟蛾(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峰期测报问题。 2、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汕优系列组合的逐步淘汰,特优系列组合的大面积推广,稻瘟病得到了根本的控制,近十年稻瘟病的发病率、发病面积一直很低。2005年早造由于水稻抽穗期遇到了罕见的连雨天气,穗颈瘟发病率上升,特优系列组合发病尤为严重。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控制稻瘟病蔓延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一是品种更新。大面积当家品种感病化,是造成稻瘟病盛发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特优系列品种自推广至今己有十年,随着病害生理小种的变异,品种抗病性丧失,我认为未来几年,我县稻瘟病的发生将呈明显上升趋势。加快的抗病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代替原有的当家品种是当务之急。二是药剂防治。近年来关于稻瘟病的药剂试验较少,早先有试验表明:防治叶稻瘟以40%富士1号和20%三环唑效果最好,其防效分别达到92.26%和89.38%,克瘟散和异稻瘟净较差(1991年早造,施药二次);防治穗颈瘟仍以40%富士1号、硫磺?三环唑和20%三环唑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到97.44%、95.43%和94.76%,克瘟散较差(1992年早造,抽穗期施药二次)。 (记者 不详)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
上一篇:日香桂的盆栽 下一篇:鱼鳞黄杨繁殖与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