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防治洋辣子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7 11:40 |
(黄刺蛾) “洋辣子”,是鳞翅目刺、蛾科昆虫的俗称,因其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而得名。在农村流传着刺蛾“七死八活九归家”的农谚。根据经验,农历六月是刺蛾第一代幼虫出现的高峰期。因此需提防“洋辣子”。刺蛾科昆虫是我国城市绿化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危害严重时能吃光整棵树的叶片,不但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树木生态效益受损,而且影响市容市貌、对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带来影响。此外,幼虫的毒毛随风飘飞,伤及人畜,更是令人畏惧。刺蛾科昆虫种类较多,全世界约1000种,我国已知90多种,其中危害绿化植物的有39种。在长江流域最为常见的是黄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及褐边绿刺蛾。这5种常见刺蛾在江浙沪地区1年发生2代,也有少数发生不完整3代。发生不完整3代可能是导致近几年刺蛾种群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一般均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一般在翌年4下旬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出现,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次日即可产卵。卵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孵化为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期,7月底至9月为第2代发生期。9月底或10月初结茧越冬。刺蛾幼虫食性杂,多危害阔叶类林木、果树。幼虫7~8龄,2龄开始取食叶片,4龄前取食叶肉和下表皮,仅留上表皮,4龄开始取食叶片形成空洞或缺刻,5~6龄幼虫食量暴增,能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夏天洋辣子的毒毛会对居民生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因毒毛常随风飘散,掉落在行人身上也会产生蜇伤症状。贮存在毒毛下毒腺里的毒素一旦遇到人体的汗毛孔,就会透过汗毛孔渗入人体内,引起瘙痒麻痛。当然,市民也不必过分担心,一旦被洋辣子的毒毛蜇伤,一般的伤口用普通碱水或者肥皂水清洗以后,症状就会逐渐消退。也可以准备一些皮肤病软膏,它们对处理蜇伤同样有效。刺蛾低龄幼虫发生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一般胃毒和触杀型药剂喷雾均可奏效。比如,苏云金杆菌(Bt)3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 10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均对其有良好效果。其中后4种为中等毒性有机杀虫剂,若使用不当,短期内大量接触或误服,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而Bt制剂对人、畜低毒,对害虫天敌无伤害,而且防治效果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应用广泛。同时防治成本也低,目前市场售价仅为每公斤6元,还可以可和多种化学杀虫剂或其它微生物杀虫剂混用,起到增效剂的作用。因此,综合上述原因,对于刺蛾的防治,苏云金杆菌不失为是一种低毒高效的上佳选择。 |
上一篇:罗汉松在北海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熏衣草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