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的突破技术~强化栽培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8-03 14:53 |
在我省的生态条件下,经过近30年的努力,杂交水稻通过合理密植,即亩(1亩=1/15公顷,下同)植1.5~1.8万穴,栽足栽够基本苗(每亩8~10万),采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可实现水稻单产600公斤。但如何突破800公斤/亩,则是近年水稻界的热点。在连续探索多年后,一种来自美国的全新栽培理念~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给我们指出了突破方向。 999苗木网,999miaomu.com 四、主要研究结果 农业技术的引进,特别是栽培技术的引进,只有也必须经消化创新本地化后,才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推广。我们从引进开始就同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重复的研究结果主要有: 1.栽培方式 sri技术栽培方式的核心是方型单苗栽培,但在四川低光照生态条件下,过低的基本苗不利于实现足够的有效穗,其产量潜力展示不充分,为此各单位对增加基本苗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果改方型单本为方型3本,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幅度小于5%,如果将3苗按等边三角形分散移栽,即小三角移栽,由于稀中有密,密中有稀,增产幅度大大提高。其中眉山科农发明的双三角栽培增产21.35%,方型小三角增产24.89%,条形小三角增幅达到27.26%。 (1)方形单本:sri技术核心,小苗移栽,正方形排列,每穴单苗。 (2)方形三苗:si技术,但每穴集束栽3苗,以增加基本苗数。 (3)双三角:即眉山科农发明的三围栽培法。排行错窝,每穴按正三角形栽3苗。 (4)方形小三角:sri技术,但每穴按正三角形插3苗。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5)条形小三角:利用数学原理改错窝为条栽,符合移栽习惯。 叶面积测定资料均证明,3苗栽培的叶面积系数比单苗栽培大;从变化曲线分析,以条形小三角最合理,其最大值位于齐穗期,灌浆期下降速度慢;其他处理在孕穗期即达到最大值且以后逐渐下降。 2.移栽密度 在3叶龄小三角形移栽方式下,杂交稻ⅱ优7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50厘米的移栽规格均会导致产量下降,最高产量的移栽密度是45厘米×50厘米和40厘米×45厘米条栽,其次是45厘米和50厘米的方型栽培。考种发现,有效穗和千粒重均随移植密度的降低而减少,但着粒数和结实率变化规律性不强。 3.移栽叶龄 在方型单苗栽培条件下的叶龄试验结果:3叶移栽产量为672.84公斤/亩;4叶移栽较3叶移栽减产24.04公斤,减幅3.57%;5叶移栽较3叶移栽减产61.37公斤,减幅9.12%。表明小苗移栽确实存在优势,移栽叶龄增大后,尽管sri技术仍比常规技术增产,但优势已不再明显,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显著降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小叶龄移栽存在着“整地要求极高,管理十分困难,秧苗抗逆能力弱,株间差异显著”等问题,各地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在为适应茬口而增大移栽叶龄时必须适度,尽可能力争早栽。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4.品种差异 从以上表3可以看出,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这3个品种均穗大粒多,有较高的产量水平。但从sri的田间看,川香优179剑叶过长披垂,产量较差,川香优157则表现最佳。可以认为,剑叶适中,耐肥抗倒,生长旺盛的品种,在$ri栽培条件下更易获得高产。 5.茬口衔接 四川的稻田种植制度以稻麦(油)两熟为主体,油菜茬口收获早,若适当推迟水稻播种期,可以实现3~4叶移栽,易取得增产增收效果。而小麦茬的最早移栽期为5月20日,大面积在5月28日左右,为保证水稻正季收获,采用“中早熟杂交组合长优838,播种期推迟到4月25日,增加栽插密度”等措施进行综合研究,但早茬收获产量为519.12公斤,比对照减产35.52公斤,减幅6.40%,中茬比对照减产74.76公斤,减幅13.48%。由此看来,sri技术还不宜在麦茬田直接应用。 6.谷壳覆盖对产量和稻田杂草生长的影响 sri技术条件下,6叶前稻田空隙大,杂草多,我们特地在2002年广汉市sri示范田内试验了谷壳覆盖苗间空隙的作用。结果表明谷壳覆盖具有显著的控制杂萆和增加产量的作用。覆盖后30天调查,处理的田间杂草数量每平方米仅16苗,而ck高达224苗,从收获的稻谷产量看,处理比对照增产46.77公斤,增幅6.50%,有关机理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五、展望 近年来,人们普遍把实现水稻超高产完全寄托在超高产育种的突破上,但袁隆平院士提出了实现超高产目标必须依靠超高产栽培的观点。我省采用sri技术,使现有品连续两年亩产突破800公斤,充分证明变革栽培技术可以挖掘现有品种的产量潜力,实现超高产。 sri栽培技术目前适宜在冬闲田地区和有较早茬口的蔬菜、绿肥、油菜等田块推广应用。通过小叶龄、低密度、大肥水,实现超大穗、高结实、超高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推动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水稻节水栽培和稻谷的无公害生产,各地应引起高度重视。但有关“千粒重提高和米质改善”的论点还值得探讨,我们的试验数据并非如此。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栽培措施可提高农民的增产增收效果:旱育秧且适当增大移栽叶龄(3~4叶),可保证全苗;条形小三角移栽可充分利用前期光温资源;早期田面覆盖,可显著控制杂草;在倡导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原则下,仍然需要补充化学氮、磷、钾肥,总施肥量以10~15公斤纯氮为宜,具体根据田块的基础肥力状况确定。 然而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如何实现小叶龄栽培与小麦迟茬口配套?尚需进—步集中科研教学推广等单位的智慧,在相关技术配套后才能大面积推广。(记者 佚名)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
上一篇:茄子剪叶五看 下一篇:冬虫夏草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