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具体措施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8-03 14:09 |
1、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根据当前水稻的长势和后期可能出现的不利气候条件,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危险性非常大,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防治于危害之前。各地要搞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重点防治稻穗茎瘟、纹枯病和稻曲病“三病”,二化螟、稻飞虱和稻水象甲“三虫”。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6)稻水象甲防治。8月初防治新生代成虫,每亩用稻乐丰50毫升或地虫克星5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 2、加强水层管理。中后期水层管理应以浅为主,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避免长期深水淹灌。水稻减数分裂期和开花灌浆期是水分敏感期,这期间要保持田内有水层,防止断水。灌浆后可坚持浅、湿、干间歇灌溉,增加土壤通透条件,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后期早衰,增加水稻叶片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盐碱地区水田要坚持浅、湿间歇灌溉,为防后期早衰,还要适当晚撤水。地势低洼和排水不良地块灌浆后可不建立水层,保持湿润管理,改善土壤环境。 3、搞好后期施肥。水稻后期主要是粒肥。施好粒肥可提高后期光合作用,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在施用穗粒肥时,主要考虑土壤条件,水稻长势,气候因素等,土壤条件好、底肥充足、水稻叶色浓绿、长势过猛,阴雨天多时,可考虑少施或不施。地力后劲不足的,水稻叶色较淡的,天气天气情况好转时,要坚持施用粒肥,在水稻抽齐穗后每亩施尿素2——3公斤。 4、搞好三类苗升级和促早熟。三类苗主要是茎数不足,要在增加穗重上下功夫,采取针对性措施,搞好粒肥施用,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粒肥每亩3公斤尿素,齐穗期施用。 苗木网,999miaomu.com 对生育偏晚的水稻,要做好防治低温冷害的准备,各项管理措施都要立足于促早熟。具体措施:一是在水层管理上以浅为主,并实行间歇灌溉,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地温,促进早熟;二是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三是要进行叶面施肥和喷洒激素。(记者 佚名)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
上一篇:夏种大白菜不包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秋大蒜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