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节选择 子实体最适温度为22~26℃。春季栽培宜选在4~5月中旬前,接种应在2~3月;秋季可在7~8月中旬进行生产,9~10月出耳最佳。
二、原材料选择 棉籽壳、杂木屑、黄豆秆、稻草、甘蔗渣、芦苇屑、玉米芯、野草等均可作栽培料;菌袋要选用聚乙烯塑料袋,长55厘米,宽15厘米或12厘米。
三、培养基配制
①干甘蔗渣或棉籽壳100份,米糠或麸皮20份,碳酸钙或石膏2份,硫酸镁0.3份,食糖1份,清水115~120份;②干甘蔗渣或棉籽壳100份,麸皮15份,尿素0.3份,磷酸二氢钾0.2份,碳酸钙或石膏2份,食糖1份,硫酸镁0.3份,清水115~120份;③杂木屑100份,麸皮20份,食糖1份,石膏1份,尿素0.2份,硫酸镁0.3份,清水110~120份;④先将原料搅拌均匀,及时装袋,松紧一致,装实不留空隙,打3~4孔,用胶布或胶纸封口。
四、灭菌 装袋后及时放入常压锅灶灭菌,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0~12小时,保温时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还要注意切勿将锅中水烧干。
五、接种发菌 灭菌后菌袋控制在28℃左右,放入接种室接种。一般用750克瓶装菌种,每瓶可接20~25袋。注意无菌操作,栽培种应在接种前消毒处理,把菌袋及接种用具预先用新洁尔灭0.1公斤加水5公斤擦洗干净,菌种也需用新洁尔灭擦洗袋或瓶外表,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把菌袋和接种工具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3~4小时方可开始接种。接种时揭开胶布,取蚕豆大小菌种块迅速接入并立即用胶布封口,放栽培袋菌丝培养室,适温25~27℃,堆垛8~10层,上覆干净麻袋保温,室内应近于黑暗。菌丝发育阶段温度要控制在30℃以内。接种后3~5天白色绒毛状菌丝即可长出,7天不见菌丝需重新接种。接种后每天通风2次,15~20天如菌丝还未长满袋,应揭开胶布一角通风。30~35天原基开始形成时即可搬至野外畦床,2~3天后用小刀片在菌袋上交错割口16~20刀,以利通气出耳,并盖好薄膜。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六、野外畦床出耳管理 ①耳棚要对流通风,野外耳棚“四阳六阴”湿度90~95%;②每天通风2~3次,揭膜通风1~2小时,气温高于32℃时加强通风、畦床喷水;③长耳阶段温度超过32℃应喷水降温;④耳片采收标准为3~5厘米,要轻采轻放,以后减少或停喷水,采完一茬要增大通风,清除烂耳基,待割口处长出白色菌丝后增加光线,减少通风,并采取空间喷雾、畦床喷水或沟中灌水,耳芽长出后再按正常管理。接种一次一般可收4茬以上。
七、采收及加工 ①采摘时应将耳基一起采下,割口边长耳芽的耳基可留下;②采下的耳片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雨天可用脱水机烘干,成品用双层塑料袋包装。(记者 佚名) 苗木网,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