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凤仙的温室生产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栽培技术 > |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8-01 23:36 |
新几内亚凤仙的拉丁学名为Impa-tienshybrida(I.Hawkeri),为凤仙花科植物。 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所有与繁殖有关的东西都要经过清洁,要进行基质消毒、冲洗穴盘、消毒苗床表面和任何与插条有接触的东西。繁殖基质的成分主要有泥炭、珍珠岩、蛭石、岩棉等,但是必须要排水良好,严禁基质过湿。繁殖基质的pH值在5.5至6.5,可溶性盐的含量应低于0.75mmhos/cm。 此时的光照应该保持在2000勒克斯,插条的长度约为2.5厘米,成熟叶片不要多于2个,未成熟叶片在3至4个。夜晚适宜温度在17℃至18℃,白天适宜温度在19℃,若在基质下部加温的话,更能促进生长。可在扦插苗床的上部安装喷雾系统,每隔15分钟喷一次,在阳光充足时可将时间减少到5秒,阴天时延长至2个小时喷雾一次。夜晚一般不需要喷雾,否则会加速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繁殖速度5至7天可在插条基部形成愈伤组织,此时需保持充足的喷雾和较高的温度;10至12天新根长出,将喷雾频率降低到1至2小时;3至4周后根系完全长好,可进行移植。当根系发育好后尽快上盆,防止徒长。此阶段不需要施肥和施用植物生长抑制剂。 2.种植上盆移植:大部分生产者推出的是4寸盆的新几内亚凤仙,每盆可种植1株,5寸盆和6寸盆的盆花视市场需求而定。5寸盆中的植株数目为1至2株,6寸盆的植株数目为1至3株,具体的数目根据植株成本和生产周期而定。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基质:可用含有泥炭、珍珠岩、蛭石、树皮或岩棉的基质进行栽培。基质需要排水、通气良好,且与其他花卉的生产基质相比,应有更大程度的持水力。新几内亚凤仙喜湿润,忌萎蔫。基质混合时可加入含白云石的石灰、过磷酸钙和其他的微量元素,将pH值调节为5.8至6.2,基质pH值不得低于5.8,尤其是当锰和铁的含量高于3至5ppm时,因为新几内亚凤仙在此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微量元素中毒的迹象。 施肥:移栽后,当新生的根长到花盆的边缘时便可以开始浇肥了。若在基质混合时加入过磷酸钙,施肥时应保持氮元素和钾元素的浓度相当,不要加入磷元素。若基质混合前未加入过磷酸钙,可施用50ppm至75ppm的含磷液体肥料。若并非每次浇水前都加入肥料,可每三次浇水的同时施用一次肥料,肥料中各元素的浓度如下:300ppm至350ppm氮元素、100ppm磷元素、300ppm至350ppm钾元素。若基质混合时加入了微量元素,施肥时就需谨慎施用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微量元素中毒可导致下部叶片或叶片边缘出现坏死、新芽死亡或扭曲、上部叶片皱缩等现象。新几内亚凤仙会常会出现镁元素缺乏,此时可每月喷施一次硫酸镁溶液。推荐用饱和基质浸出液的检测方法和叶片分析来判断新几内亚凤仙的营养状况(见表一、表二)。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温度:在移栽后最初的2至3周内保持夜温为16℃,昼温19.1℃,以后夜温可降低至14.7℃,当夜温高于17.8℃时会延迟花期。DIF(昼夜温差,即DIF=白天温度-夜晚温度)对新几内亚凤仙也有一定影响,当DIF为正值时会增加茎部的长度。 光周期:新几内亚凤仙没有明显的光周期反应。 光照:新几内亚凤仙比较耐强光的照射,在冬季和春季时应尽量给予更多的光照。中午时分光照至少在3000至4000勒克斯之间,过低的光照会降低叶片的观赏特性,延迟开花。若光照高于6000勒克斯时需要打开遮阴网。 摘心:新几内亚凤仙中的某些新品种自然分枝性良好,不需要摘心。摘心会延迟花期2至3周。 植物生长抑制剂:一般来说,新几内亚凤仙不需要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株形,Cycocel、B-Nine和A-Rest的效果比较微弱,而5ppm至30ppm的 Bonzi则效果良好。补充光照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植株生根后,可人工补光,提高光照强度400勒克斯。补充二氧化碳(1000ppm至1500ppm)也会刺激生长,同时可提高白天的温度约1℃至1.5℃。 间距的控制:植株间距过密会导致植株徒长,新栽种的幼苗允许花盆紧挨,等冠幅郁闭后需要将花盆拉开一定距离,以利植株生长。一般情况下的容器规格、每盆中种植的植株数目和盆间距见表三。 苗木网,999miaomu.com 3.生产日期安排新几内亚凤仙的生产周期与其地理位置、容器规格、品种和每盆的植株数目有关。例如4寸盆的新几内亚凤仙的生产周期,在温暖时节为8至10周,而在较冷、低光照的季节则需要10至16周。安排生产时可参考表四。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记者 佚名)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
上一篇:野牛草草坪栽植与管理 下一篇:大花萱草的繁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