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重塑生态屏障 ——黑龙江森工实施天保一期工程纪实
5月20日报道 10年,一棵小树也许还不能长成一棵大树。但这10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却让黑龙江森工发生了巨变。 10年来,黑龙江森工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三增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林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为国家最大的粮仓保驾护航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几十年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但长期的采伐让“消大于长”的矛盾日益突显。 天保工程的实施为龙江森工带来了机遇。保护生态,恢复造血功能,成为森工人的新目标。从砍伐木材到生态保护,黑龙江森工在经历着一次全新的蜕变。 森工总局党委以“不惜牺牲经济保生态建设,不惜牺牲眼前保长远”为目标,大幅度调减木材生产总量,到2010年,森工累计少采木材7590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资源1.2亿立方米。森工总局通过机制创新和达标考核,大力开展人工更新造林、进一步推进森林抚育试点。为将生态建设融入百姓生活,森工系统开始了一场局址绿化提档升级和林场(所)绿化达标大会战。目前,有25个林业局实现百万亩人工林的目标。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从“砍树人”到“种树人”,这是天保实施后森工人身份的最大转变。 在森工林区,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造林模范和英雄人物,马永顺、杨庆珠、刘殿才、孙海军就是其中的领军者。 10年来,森工林区有很多人自费营造民有林,一造就在1000亩以上。 双鸭山林业局、苇河林业局、海林林业局、绥棱林业局……一个个百万人工林的绿色丰碑矗立起来,而林口林业局更是创造了双百万亩人工林的奇迹。这些绿色的丰碑成为一个天然的生态屏障,为国家最大的粮仓保驾护航。 大规模、高质量、大动员、大造林的营林方式为天保工程的实施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正因如此,10年来,黑龙江森工在全省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生态屏障作用日益彰显,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676.3万立方米调减至2009年的400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资源4601万立方米。营造公益林10.8万公顷,完成封山育林42.9万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更新7.0万公顷、森林抚育51.5万公顷,资源得到了有效培育和恢复。根据国家林业局对森林总效益值的核算方法,10年间,净增长的森林蓄积共创造出2000多亿元的生态效益。 “多业并举”开启森工新辉煌 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守着这充满希望的“绿色银行”,森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描绘着丰收的画卷。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10年来,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宣告了“独木支撑”时代的结束,印证了“多业并举”辉煌的开启。 天保工程不仅为危困中的森工带来“真金白银”的输血式扶持,也同时带来了转产转型的造血式支持。这10年,森工全行业扭亏为盈,林产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和壮大,主导经济发展的作用显现。 在2007年的森工工作会上,森工总局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四大体系”、“五大产业”的战略构想:即加快构建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完善的林区社会体系。发展五大产业,即木材生产、营林事业、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产业。这些战略部署和战略任务的提出,使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 沐浴天保工程的春风,“五大产业”齐头并进,推动了森工产业经济的大踏步前进! 作为替代产业,多种经营在经济增长上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黑木耳为例,它早已成为一项富民产业,绥阳、苇河林业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黑木耳种植,场面蔚为壮观。各林业局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食用菌业,并不断提高其生产标准,实现了黑木耳产业的升级。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制定实施了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正是这样的努力,黑龙江森工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黑木耳主产区。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记者 佚名)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