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瘤蛾的防治方法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15 11:04 |
核桃瘤蛾,俗称核桃毛虫。成虫体长约10毫米,翅展约22毫米,体灰褐色。前翅外横线、中横线、内横线黑色弯曲,前翅前缘有3块黑斑。卵0.5毫米扁圆形。幼虫老龄体长约15毫米,体背棕黑色,胸腹部各节有黄褐色长毛。蛹体长约9毫米,淡褐色,外有灰白色茧(彩图18、彩图19)。
核桃瘤蛾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省,1971年和1975年陕西省商洛地区核桃大发生。据黄可训1965年研究,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石堰缝中,树皮裂缝中及树干周围杂草落叶中越冬。越冬蛹石堰缝中最多,占总蛹数的97.3%,其他场所极少。如树周围没有石堰,则在土坡裂缝中越冬,但数量也不多,一般在阳坡、干燥的石堰缝中越冬蛹最多,存活的也多;阴坡、潮湿的石堰缝中数量少,存活的也少,很多被菌寄生而死亡。
成虫羽化时间绝大多数在傍晚6~8时。有趋光性,黑光灯诱力最强,蓝色灯光次之。成虫白天不活动,傍晚后到22时前最活跃。成虫羽化后经两天交尾,交尾时刻大多在清晨4~6时左右,交尾经历1~3小时,交尾后第二天产卵。卵散产在叶片背面,主、侧叶脉交叉处,每处多数只产卵1粒,间或2~4粒,卵有胶质粘在叶背,表面光滑,无其他覆盖物。
第二代(越冬代)成虫在北京门头沟的自然条件下,成虫田间羽化时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50余天,盛期在6月上旬末。第一代成虫羽化时期从7月中旬至9月上旬,共50余天,盛期在7月底。河北涉县和陕西丹凤,成虫羽化期比较集中,越冬代羽化盛期6月上中旬,第一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
第一代雌蛾平均产卵量比第二代多,第一代每雌平均产卵264粒,越冬代70粒。未受精卵不能孵化。产卵前期多数为2天左右。产卵期多数为4~5天。各代雌雄性比,接近1:1。
第一代卵发生于5月下旬,盛期为6月中旬,末期为7月中旬。第二代卵发生于7月下旬,盛期为8月上旬末,8月下旬以后卵数极少,延至9月初方告结束。一、二两代卵发生时间几乎相连,共在100天左右。第一代卵期多数为6~7天;第二代卵期为5~6天。
3龄前幼虫不活动,孵化后即在叶背主、侧脉交叉处取食,食量小,仅吃叶肉留下网状叶脉。3龄后幼虫活动能力增强,能转移为害,并把网状叶脉吃掉,仅留主、侧脉,为害严重的在后期也吃果皮。夜间取食最烈,有暴食性。一般树冠外围的叶片受害比内膛重,上部比下部重。幼虫老熟时顺树干下树,寻找石缝、土缝及石块下等缝隙处作茧化蛹。下树时刻,昼夜均有,多数集中在清晨1~6时。幼虫期最短为18天,最长27天,多数为22天左右。
第一代老熟幼虫下树始期为7月初,盛期在7月下旬,末期为8月中旬。第二代老熟幼虫下树始期为8月下旬,盛期为9月上中旬,末期为9月底,但10月中旬仍发现极个别幼虫。在被害严重的树上,第一代老熟幼虫也有少数不下树,而在枯卷叶中结茧化蛹的;第二代幼虫则全部下树化蛹越冬。老熟幼虫下树化蛹这一特性,在防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代蛹期最短6天,多数为9~10天,最长14天,第二代蛹(越冬蛹)期多数为9个月左右。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在幼虫发生为害初期,喷布5%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乐果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利用老熟幼虫顺树干下地化蛹的习性,可以进行树干绑草诱集及树干开沟诱杀。不同的草料,诱集的效果有明显差异。麦秸绳诱集效果最好,荆条次之,青草最差,可能与幼虫喜在干燥和紧密的缝隙里结茧化蛹的习性有关。开沟诱杀,在树干周围各开宽39厘米,深15~18厘米的环状沟,沟的外壁垂直,沟里放一些石块,将诱来幼虫踏死。(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需要大面积联防,效果更好。
|
上一篇:核桃星尺蛾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核桃缀叶丛螟的防治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