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7:17 |
近几年,在华北石油工矿区绿化区域中月季应用比较广泛,但其病虫害的发生也随之严重。现就月季常见的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苗木网,999miaomu.com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早春,形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在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0℃至25℃,pH值为7至8。病菌潜育期为10至11天,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叶片上有水时,孢子在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特别是田间渍水,养护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情况下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差异大,无免疫品种。土壤通透性差,肥水管理不当的地方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1)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秋后彻底清除,以减少侵染来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适度修剪,松土,提高根系活力和长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浇水时不要将泥土飞溅在叶片上,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4)药剂防治。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以铲除病菌。6至8月后,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200倍液,其中以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每7至10天喷一次,共喷6至7次防效较好。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四、月季灰霉病1.症状月季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的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可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从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的部位。 2.发病规律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叶中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危害。通风不良,湿度较大,较易发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 3.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叶,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应及时剪除;(2)要通风透光,种植不要过密;(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即喷药保护,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7至10天一次,连续2至3次,防止效果较好; (4)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 五、月季白粉病月季白粉病,又名月月红白粉病、四季蔷薇白粉病。世界性的月季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玫瑰、蔷薇等蔷薇属多种植物。 苗木网,999miaomu.com 1.症状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叶柄、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叶柄及皮刺上的白粉层很厚,难剥离。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它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连年发病可严重削弱其生长势。 2.发病规律白粉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中越冬,有些地区以闭囊壳越冬。翌年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以子囊孢子或分子孢子作初次侵染,侵染幼嫩部位,产生新的病菌孢子。随风传播,直接从表皮侵入或气孔侵入。白粉病一般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迅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钾肥时易发该病。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都会加重该病的发生。温度变化剧烈,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灌水方式、时间均影响发病,滴灌和白天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 999苗木网,999miaomu.com 露地栽培月季以春季5至6月和秋季9至10月发生较多,北方地区主要在春季危害,月季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小叶无毛的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花朵芳香的多数品种,尤其是红色花品种均易感病。 3.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栽植密度不要过密。浇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2)不要与白粉病菌的其他受害花卉接近,以免相互传染,加重病情; (3)减少侵染来源,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 (4)冬季修剪后及春季发芽前喷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 (5)使用药剂防治时,喷药要全面周到,保护好幼嫩部位,新梢生长盛期和雨季应增加喷药次数,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是防治月季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 (6)喷洒农药应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六、月季霜霉病1.症状月季的叶、新梢和花均可发病。初期叶上出现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斑块,后扩大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渐次扩大蔓延到健康的组织,无明显界限。 999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在潮湿天气下,病叶背面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如同被化肥、农药烧灼状。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病叶上的相似,但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腐败枯死。 2.发病规律月季霜霉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但茎内菌丝体可多年生存,以分生孢子侵染。该病主要在多雨季节、90%至100%湿度和相对低的温度条件下发展,氮肥过量时病情加重。 3.防治方法(1)清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减少侵染来源; (2)降低种植密度,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病; (3)发病初期喷洒25%瑞毒霉(甲霜灵),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疫霉灵)200至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至7天喷一次,连续3至4次。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喷雾时应均匀周到; (4)为了防止霜霉病的发生,可以预先喷洒2000倍的代森铵,或500倍的代森锰锌或代森锰进行预防。 (本版图片由桂炳中提供 河北任丘华北石油十一处园林植保中心 桂炳中)
月季根癌病
999苗木网,999miaomu.com 月季花叶病
999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月季黑斑病
月季灰霉病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月季白粉病
月季霜霉病 苗木网,999miaomu.com |
上一篇:翠菊霜霉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植物似有“心灵感应”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