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常见病害和防治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7:13 |
有很多的苗圃对于病害的防治不是非常积极,主要原因在于:1、对病害的认识不够,不能准确判断;2、病害不象虫害危害表现得快,易于被忽视。我提醒大家,病害有时比虫害更可怕,这里我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病害和防治。 1、苗木根腐病 苗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或刚定植不久的小苗,发病后植株生长迟缓,叶色变黄,叶片自下而上脱落,发病严重的植株细根腐烂消失仅留主根。主根根端已呈湿腐状、与髓部分离,植株在白天强阳光下出现萎蔫,傍晚或早晨又恢复正常,反复一周左右,最后叶片全部脱落植株枯死。在台山基地常发生于蝴蝶果、火力楠、灰木莲等刚定植不久的小苗。 病原为Fusarium sp属半知菌、镰刀菌。病菌在土壤或地下根病残组织体中越冬,凡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土壤砂质严重,夏日高温突然骤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A、改善排水条件、避免土壤积水。B、发病初可用50%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或70%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防治。C、病株根部可用1-2%石灰水灌浇,控制病害的发展。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2、大王椰子心腐病 心腐病是大王椰子重要的病害、除为害大王椰子外。还为害加拿利海枣、假槟榔、美丽针葵、老人葵等棕榈植物。主要危害树冠中央最嫩的叶片和心叶,危害后幼嫩心叶基部腐烂。叶呈灰绿色下塌。稍用力即可将心叶拔出,解剖基部生长点甚至整株心部有糊状分泌物,具恶臭味,病部组织可长出白色霉状物。病原为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 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病菌好水性强,喜冷凉气候,在20-25℃的气温下最适合生长。因此在每年的春末夏初、阴雨绵绵、或台风雨后,此病害危害最重,干旱季节较少发生。 防治方法:A、选择晴天,铲除病株,在病株周围撒施石灰消毒。B、病初即每年的3-6月用70%敌克松700-1000倍液,或用40%乙磷铝粉剂400倍液喷洒防治。C 、用阴阳灰撒施生长点,一周后用营养液喷射,促使恢复生长。 3、 蓝花楹干裂病 蓝花楹干裂病发生在台山基地。重病株生长衰弱,甚至死亡,病菌从树干的茎基部侵入,逐渐蔓延大小或长短不一的裂缝,有时几条连成一条较大的裂缝,从裂缝处流出铁锈色的粘液汁,干后呈黑色。病部组织皱缩腐烂,由下部向上扩展蔓延,树冠叶片发黄、凋萎脱落,树干有时局部膨大、畸形肿胀。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病原待查。本病由于施肥不当,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畅,或烈日骤雨,土壤砂质严重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A、 拔除病株、周围用2%石灰水或石灰粉撒施消毒。B、病初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或70%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防治。 4、桃花心木叶尖枯病 本病是桃花心木主要的病害,受害严重的桃花心木树冠叶片如火烧。发病初期叶退绿色小点,扩展后变褐色。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多从叶尖叶缘发病,后导致叶缘、叶尖干枯。病斑边缘有紫褐色斑纹,外为退色晕圈。中央灰白色,上散生黑色扁平小黑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 Pestalotia swietemiae Gonriz-Frag.&cif、 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组织越冬。10月中旬发病较多,12月以后逐渐减少。 防治:A、收集病叶、集中烧毁。B、病初可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用25%多菌灵400-5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20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苗木网,999miaomu.com 5、 扁桃炭疽病 炭疽病是扁桃的重要病害,同时还为害芒果。主要危害叶片,花果与嫩梢,引起枯梢、落花、落果和落叶。病菌侵染嫩叶后出现圆形褐色小点,周围有黄晕,逐渐扩大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后破裂穿孔。严重感病的叶片皱缩、扭曲、畸形、干枯脱落。枝条感病形成黑色斑点、后干枯。花序感病变黑、干枯腐烂脱落、幼果感后畸形,较大的果实受害形成褐色圆斑凹下陷,果肉僵硬变质。在潮湿环境下,病部长出红色粘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病原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组织越冬。通过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全年均可发病,每年的3-5月,阴雨绵绵气温在24-30℃条件下,病害容易大发生。或虽温度较低但在长时间的高湿条件下,也会致使严重发病。 防治方法:A、注意修剪、改善通风、减少发病。B、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25%多菌灵400-500液倍喷务防治。 999苗木网,999miaomu.com 6、扁桃细菌性黑斑病 细菌性黑斑病是扁桃主要病害,也危害芒果。在广州地区3-4月间发病相当严重,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病菌侵害叶片、枝条和幼果。叶感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变黑褐色至黑色的多角形病斑,周围有黄晕,直径1-3毫米。常受叶脉的限制。嫩茎感病后明显褪绿变黑,易裂开流胶。天气潮湿时病部有浓液溢出。 病源为Pseudomonas mangiferae-indicae Patel Kulkarni & Moniz 属真菌纲、假单胞细菌目。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7℃。病菌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靠风雨传播。因此,暴风雨后,或阴雨连绵不断的月份发病严重。干旱季节很少发病。 防治:发病时可用5%菌毒清500倍液,或用100ppm链霉素;或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务防治。 7、大王椰子叶斑病 大王椰子叶斑病幼苗、幼树和大树均能发病。幼苗和幼龄树发病比较严重,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退绿绿黄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点,直径2-10毫米,中央灰白色,边缘橙黄或红褐色,多在叶片背后散生稀疏小黑点。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病原为Leptosphaeria sp. 属腔菌纲,孢腔菌目。无性世代为Septoria sp. 病菌的子囊壳在病叶内越冬,夏秋台风频繁,多雨发病严重。 防治:A、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B、发病期间,可用代森锰锌(大生)600倍液;或 用75% 百菌清800-1000倍液;或用40%灭病威400-500倍液防治。 8、大王椰子灰斑病 灰斑病在大王椰子发生相当普遍,病菌侵害叶片后引起大量叶片变色、凋萎、最后脱落。发病初期在羽叶上出现橙黄色的小圆点,以后扩展成灰色条斑,长约50毫米以上,病斑中心转灰白或暗褐色条斑,许多条斑汇聚一起成不规则的灰色坏死斑块。若病情继续发展,可致使整张叶片干枯、皱缩如火烧状。病斑边缘有暗褐色条带围绕,外围有黄晕,病斑上散生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为Pestalotia palmarum Cooke 属腔胞菌纲、黑盘胞目。本病的发生与树龄有关。幼龄树的叶片很少发生,成年或大树的老叶发生较严重。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防治:同大王椰子叶斑病一样。 9、黄兰炭疽病 黄兰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枝梢。多数在叶片边缘和叶尖先感染发生,幼叶病初产生黑褐色、圆形不规则形小斑,后逐渐扩大或多个小斑融合形成大的枯死斑,呈浅灰褐色,边缘紫黑褐色。嫩枝上的病斑为黑褐色,病斑如扩大围绕枝条一圈,枝条则枯死。天气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长有微突起的黑色小斑、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属腔胞纲黑盘孢目。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和病落叶组织中越冬。本病的发生要高湿(24-30℃)高温,所以每年的4-9月,遇上阴雨天气和台风季节发病较为严重。小苗和幼龄树发病严重,成年树发病较轻,植株下部的叶片受害较重。 防治:本病的防治应抓紧苗期和小苗或刚刚定植苗木的防治 ,发病时可用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10、黄兰黑斑病 黄兰黑斑病一般危害幼苗、或幼龄的黄兰树苗,受害后叶缘和叶片产生紫黑色小病斑,后逐渐扩展为褐色至黑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病斑出现2-3毫米宽的黑褐色边缘,有轮纹,中央呈灰白色,严重时病斑累累,造成落叶。 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病原为Alternaria sp. 以菌丝体在病叶及病残组织越冬或度过高温气候,当气温低于25℃以下,又遇潮湿天气,则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因此,该病若遇低温高湿发病严重。在广州地区1月开始零星发病,2-3月阴雨、空气湿度高时病害严重。4月中、下旬温度回升,病害明显减轻。 防治:此病特别要注意刚刚定植幼龄苗木的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0%灭病威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多菌灵400-500倍液喷洒防治。 11、黄兰叶枯病 黄兰叶枯病除为害黄兰外,还为害白兰,灰木莲、火力楠等木兰科植物。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有时也危害嫩叶和新梢。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生,病初叶出现稍隆起紫黑色小斑,后逐渐扩展联合成片,呈不规则形,边缘明显,最后病斑灰褐色,叶缘枯死。 病原为Pestalotia guepinii,病菌以菌丝体或孢盘在病残组织上起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 在3-11月普通发生,9-10月发生比较严重。本病菌是弱寄主菌。故凡在管理粗放、土壤贫脊、排水不畅,植株生长衰弱的园地常发病较重。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防治:A、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及钾肥、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B、发病时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12、加拿利海枣黑点病 黑点病危害加拿利海枣、中国蒲葵,引起黄化干枯。在广东、福建等地均有发生,病叶出现小黄斑,扩大后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2-5毫米,呈黑褐色,边缘明显,外围有一较宽的黄圈。病斑两面散生或群生,近圆形黑色粒点,宽0.6-1毫米高0.2-0.3毫米,大多数中部开裂,有时在其上产生一些黄白色粒状物,严重时叶片病斑累累、变黄干枯。 病原为Stylina disticha (Erenb) Syd. 属丝孢纲、丝孢目、蒲葵粉座菌。病菌在病残组织越冬,全年均可发病。在温暖多雨季节的天气,或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在春季开始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新万生600倍液;或大生500-600倍液喷洒防治。 |
上一篇:大蓑蛾 下一篇:红掌蚧壳虫防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