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霜霉病防治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6:59 |
向日葵霜霉病是一种具有流行病特征的病害.目前我国相如亏霜霉病的发生还属于零星发生,但有潜在性的发展趋势。 一. 危害症状 该病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从种子发芽到第一对真叶出现是向日葵感病的危险期。根据发生时期和症状特点可将症状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矮化型 即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根系发育不良,叶退绿或在叶片上出现沿主脉或侧脉退绿的“花叶型”斑。若遇降雨或高湿,在病叶背面则出现浓密的白色霉层(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但在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即使在发病特别严重的植株上,也不出现霉层。这种病株往往不能形成花盘,顶芽常变褐枯死,或即使能形成花盘并开花结实,但花盘很小,结实率极低。这种症状主要是病原物在幼苗期侵入、系统扩展所致。 2.叶斑型 即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只在叶正面或沿主脉附近出现大型多角形的褪绿斑,而在叶片病部的背面则出现白色致密的霉层。这种症状一般对产量影响较小,是生长期病菌再次侵染造成局部扩展所致。 3.花果被害型 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后期,即开花后病原物侵入花器和子房,引起部分花干枯和胚死亡。这种病株由于籽粒不实、种子秕廋,其千粒重严重下降,其花盘常不弯垂,也无向阳性。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4.潜隐型 其特点是外部症状不明显,病原物局限在植株地下部分,有时也侵染到地面以上25—30厘米处,使茎呈淡绿色,髓部周围细胞呈淡褐色。 二. 发生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和种子带菌越冬。第二年春季温湿度合适时卵孢子萌发形成孢子囊,带菌种子也可形成孢子囊,再产生游动孢子发芽入,可以侵染幼苗根部或下胚轴而向,土延伸,直接产生病苗,菌丝在向日葵组织内发育到达各部分,形成系统发病症状,并直接破坏输导系统,使全株发育不良,最终死亡。部分再侵染植株在叶片上产生大量袍子囊,反复再浸染直到秋末,形成卵孢子越冬。在向日葵生长后期,系统发病的轻病株菌丝体向卜发展,在营养生长末期侵染花盘和子房,造成种子带菌。 16~26℃适其发病。向日葵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该病发生程度与手艺种及出苗期间温湿度有关,一般早播发病轻,旱地发病轻。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病性明显增强。 气候温暖潮湿地区发病重;半干旱、干旱地区如果密植、浇水多,土壤湿度大发病也重。连作、施氮肥过多、晚播、播种过深均加重发病。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三.病害防治 (1)建立无病留种田。严禁从病区引种,千方百计地保护无病区; (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3)选用抗病品种 如辽葵2号、汾葵杂2号、抗3A×恢6、CM592等; (4) 在种子田里当向日葵长至3~4对真叶时,要及时拔出病株,以减少再次侵染喝晚期潜藏型病害的传播发病,收获前应在仔细检查并剔除有晚期染病的花盘,以杜绝霜霉病随种子传播; (5)适期播种,不宜过迟,密度适当,不宜过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药或灌根,防止病情扩展; (6)苗期或成株发病后,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或72%霜脲•锰锌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怀疑有霜霉病的要检测向日葵的内果皮和种皮,明确带菌率。发病重的地区用种子重量0.5%的25%甲霜灵拌种。 |
上一篇:绿化树种白榆虫害防治技术 下一篇:香草常见病害与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