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6:54 |
名称: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宁夏、西至新疆、四川、云南,南迄广东、海南东抵沿海各省和台湾。以长江流域地区发生较为重,有些年份北方会暴发成灾。 寄主:各种草坪禾草及水稻、大麦、玉米、甘蔗、茭白、稗草、看麦娘等。 特征:属于同翅目飞虱科。 (1)成虫:长翅型体长(连翅),3.8-4.5毫米,敌翅体长2.5-3.5毫米。雄虫淡黄色白色,雄虫头顶,前胸与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仅头顶端脊间黑褐色,前胸背板侧脊外方于复眼后方有1暗褐色新月形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前支书半透明,有黑褐色翅斑,额、颊区、胸、腹部腹面均为黑褐色。雌虫额、颊区及胸腹部腹面则为黄褐色。 (2)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长0.97毫米,一端稍大,初产时白色,后变黄色并出现红色眼点。 苗木网,999miaomu.com (3)若虫:体淡灰褐色,背有淡达色状斑纹,共5龄,有深色型和浅色型,深色斑纹,后胸后缘平直。2龄体长1.3毫米,后胸后缘两侧略向后延伸,中间稍向前凹入,腹背灰褐色,第3、4节淡褐色。3龄体长1.7毫米,翅芽明显出现,第4、5节各嵌有1对乳白色大形斑,第6节背面有浅色横带。4龄体长2.2毫米,前、后翅芽长度相等,斑纹清楚。5龄体长2.9毫米,前翅芽的尖端超过后翅芽的尖端,斑纹与4龄相同。 成虫和若虫均能危害,群集在草丛下部,用口器进植株茎秆叶鞘韧皮部吸食汁液,消耗植株养分,阻碍寄主生长,在茎秆上可残留取食造成的伤痕斑点。危害严重时导致全株枯萎。 病原及发病规律: 属迁飞性害虫。在东北1出现3代。白背飞虱在植株上产卵的部位,随寄主生育期的推延,而逐渐上移白背飞虱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在30摄氏度高温或15摄氏度较低温度下为宜。耐寒性比较强。 防治办法: 1、选育种植对飞虱具有不选择性、抗生性或耐害性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重要措施。 999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2、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药剂,调整用药时间,改进施药方法,减少用药次数,主动保护天敌,使天敌能充分发挥对飞虱的抑制作用。 3、药剂防治最好把握防治适期,白背飞虱一般在若虫孵化高峰期至2、3龄若虫盛发期用药,灰飞虱掌握在成虫迁飞扩散高峰期和若虫孵化高峰期用药。目前,常用而效果较好的农药有:2%混灭威,2%叶蝉散或3%速灭威粉剂30-37.5千克/公顷喷粉;5%混灭威或20%速灭威乳油,1.2千克/公顷加水1200千克/公顷喷雾,或1.5千克/公顷加水6000千克/公顷水泼浇;50%马拉硫乳油1.5千克/公顷加水1500千克/公顷喷雾,50%甲胺磷乳750克/公顷加水1500千克/公顷喷雾。 |
上一篇:金盏菊病毒病防治 下一篇:花木叶片的杀手舟形毛虫 危害海棠榆叶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