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樨镰孢根腐病防治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6:49 |
草木樨镰孢根腐病 症状 病菌侵染造成幼苗根部变红褐色,逐渐腐烂,地上部枯萎死亡。成株期根部受侵染,出现褐色病斑,地上部生长受到影响,叶片发黄,随着病斑扩大,皮层腐烂,植株枯死。 病原菌 尖镰孢(苜蓿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echt.)和其他镰孢引起。苜蓿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ex Fr.f.sp.medicaginis(Weimer)Snyder&Hans)(在甘肃侵染紫花苜蓿和小冠花)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能迅速生长,培养物毡状到絮状,菌丝无色,菌落从无色到淡橙红色到蓝紫色或灰蓝色,依培养基和温度而异,生长适温25℃左右。小分生孢子无色,一般无隔,卵形到椭圆形或柱形,5-12微米×2.2-2.5微米。大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25-50微米×4-5.5微米,两端稍尖,一般有3隔。孢子着生于侧生的瓶梗上或分生孢子座中。厚垣孢子间生或端生,一般单生或双生,大小7-11微米。 寄主范围 苜蓿尖镰孢主要侵染紫花苜蓿,人工接种时可侵染冬箭舌豌豆、春箭舌豌豆和豌豆。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厚孢子在土壤中存活4-10年。种子和粪肥也可带菌传播。根的含氮渗出物刺激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病菌可以直接侵入小根通过伤口侵入主根,并在根组织内定殖,小根很快腐烂,主根或根颈部位病害发展慢,腐烂常需数月至几年。各种不利于植株生长因素的影响,加速病害发展,加重病害程度。如叶病、害虫、频繁刈割、干旱、早霜、严冬、缺肥、缺光照、土壤pH值偏低等都会促进根腐病的发展。根结线虫、丝核菌和茎点霉等病原物常常伴随发生,使病情复杂和严重化,有时难以分清哪个是真正的或主要的病原物,因此,只好笼统称之综合性根腐病或颈腐病。土温为25-30℃时,最适合此病发生,一些学者认为,干旱情况下此病的发病率高。 苗木网,999miaomu.com 分布与危害 60年代,曾于山西省右玉县发生大面积草木樨毁灭性死亡,主要是越冬后不能返青。据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调查结果,认为侵染性病害是草木樨越冬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由镰孢引起的根腐病是最主要的侵染性病害,但病原未定出种名。80年代,刘若在甘肃武威、榆中等地发现由尖镰孢引起的草木樨根腐病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 1.管理措施 加强管理,减少损失。种植合适的品种;刈割时间要适当,不宜频繁刈割;保持适当的土壤肥力,特别注意保证钾肥的水平;防治害虫等。2.使用抗病品种 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尖镰孢引起萎蔫病的实际可行措施。抗病性被一个显性的和一个不完全显性的基因所控制。 |
上一篇:绣球花花蓟马病防治 下一篇:草坪白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