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小地老虎(图)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6:29 |
牡丹小地老虎学名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别名黑地蚕、切根虫、土蚕。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是牡丹生长中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食性杂。受危害的牡丹根,伤痕累累,极易被真菌侵害,造成根腐病,影响吸收功能,使牡丹植株大片黄化,生长势减弱,甚至枯死。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999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为害特点 该虫是以幼虫咬食地面处根茎为害,导致缺株,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3毫米,翅展40—54毫米。全体灰褐色。前翅有两对横纹,翅基部淡黄色,外部黑色,中部灰黄色,并有1圆环,肾纹黑色;后翅灰白色,半透明,翅周围浅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栉齿状。 卵为馒头形,直径0.5毫米,高0.3毫米,表面有纵横隆起纹,初产时乳白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37-47毫米,圆筒形,全体黄褐色,表皮粗糙,背面有明显的淡色纵纹,满布黑色小颗粒。 蛹长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泽。 发生规律 在我国长江流域,1年发生4代。以蛹及幼虫在土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第一代幼虫发生最多,为害最重。1—2龄幼虫群集幼苗顶心嫩叶,昼夜取食,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共6龄。白天潜伏根际表土附近,夜出咬食幼苗,并能把咬断的幼苗拖人士穴内。其他各代发生虫数少。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喜吃糖、醋、酒味的发酵物。卵散产于杂草、幼苗、落叶上,而以肥沃湿润的地里卵较多。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雨季注意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及时清园,适时中耕除草,秋末冬初进行深翻土壤,减少虫源。 (2)人工捕杀,清晨在缺苗、缺株的根际附近挖土捕杀幼虫。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5)在幼虫发生盛期,傍晚在苗或植株根际,灌浇50%辛硫磷1000倍液。 |
上一篇:蛀干害虫的防治 下一篇:茉莉花的病虫害及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