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樗蚕蛾几种控制手段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6:24 |
臭椿樗蚕娥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主要为害臭椿、千头椿、乌桕、含笑、梧桐、樟树等。它具有体型大、食量大的特点,如果防治不及时,轻则造成叶片残缺不全,重则将叶片全部吃光,不但影响树木观赏价值,还可造成树木二次发芽,严重削弱树势、影响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5—30mm,翅展110一130mm。体青褐色。头部四周、颈板前端、前胸后缘、腹部背面、侧线及末端都为白色。腹部背面各节有白色斑纹6对,其中间有断续的白纵线。前翅褐色,前翅顶角后缘呈钝钩状,顶角圆而突出,粉紫色,具有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为白色弧形。前后翅中央各有一个较大的新月形斑,新月形斑上缘深褐色,中间半透明,下缘土黄色;外侧具一条纵贯全翅的宽带,宽带中间粉红色、外侧白色、内侧深褐色、基角褐色,其边缘有一条白色曲纹。卵灰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少数暗斑点,扁椭圆形, 长约1.5mm。 幼虫: 幼龄幼虫淡黄色,有黑色斑点。中龄后全体被白粉,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5—75mm。体粗大,头部、前胸、中胸对称蓝绿色棘状突起,此突起略向后倾斜。亚背线上的比其他两排更大,突起之间有黑色小点。气门筛淡黄色,围气门片黑色。胸足黄色,腹足青绿色,端部黄色。 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茧: 茧呈口袋状或橄榄形,长约50mm,上端开口,两头小中间粗,用丝缀叶而成,土黄色或灰白色。茧柄长约40一130mm,常以一张寄主的叶包着半边茧。 蛹: 蛹棕褐色,长26—30mm,宽14mm。椭圆形,体上多横皱纹。 发生规律: 樗蚕蛾一年发生2代。以包在茧中的蛹在树枝、树干或附近的建筑物上越冬,次年5月上旬成虫大量破茧而出,并在5月1日至10日内集中产卵,卵经半个月左右全部孵化,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化蛹,蛹期20天左右,7月上旬至8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第2代幼虫严重危害叶片、10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越冬。 根据臭椿樗蚕蛾的发生规律,同时兼顾保护环境,可以来取以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11月末落叶以后,越冬蛹茧仍然挂在树上,可组织人力把越冬蛹剪下,集中烧毁或深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越冬虫口基数,是防治臭椿樗蚕蛾的关键措施,抓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月上旬,树上喷生物制剂灭幼脲1000至1500倍液防治一代低龄幼虫;5月中下旬树上喷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500至1000倍液防治成龄幼虫。 999中国苗木网,www.999miaomu.com 3、7月上旬至8月上旬组织人力摘除蛹茧集中处理。 4、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如果2代幼虫发生严重,可于幼龄期喷灭幼脲一次,成龄期喷苏云金杆菌一次进行防治。 |
上一篇:玉兰枝枯病防治 下一篇:福禄考白斑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