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疫病防治 |
当前位置: 中国苗木网 > 苗木病虫防治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23 16:22 |
无花果疫病是无花果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病害流行年份,可使80%-90%果实受害腐烂,大量枝叶枯萎。 症状 无花果疫病主要危害果实、新梢和叶片,亦可侵害芽。果实受害最初在果实表面产生水渍状圆形病斑,随后迅速扩大,呈稍凹稳,不规则形腐烂病斑。当病斑扩展到占全果二分之一以上时,果实即会脱落。病果落地后干缩成僵果。 叶片被害时产生不规则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轮纹,扩展很快,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病叶早落。 新梢受害时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当病斑环绕枝梢一圈时,新梢即干枯死亡。 病原 Phytophthoracitrophthora (R. et E. Smith) Leonian 称柑橘褐腐疫霉,属卵菌。菌丝直径3~10(μm)。孢子囊梗单生或数十根丛生,与气生菌丝较难区别,分枝或不分枝,无色、无隔,大小36~480×3.5~4(μm)。孢子囊无色,单胞,洋梨形或长椭圆形,26~112×16~45(μm),顶端有大的乳头状突起,在水滴中,直接萌生芽管或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无色,卵圆形,直径10~16(μm),前后各有一根鞭毛。厚垣孢子淡黄色,球形,大小15~49(μm),外膜厚2μm。本病发育适温26~30℃,超过35℃繁殖受抑制。适温下,有水滴存在,两天内就能形成二次孢子,侵入后潜育期很短。 999中国苗木网,999miaomu.com 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在病果、病落叶或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传播进行侵染。7~8月发生,9月雨季盛发。 东南沿海地区发病重于长江流域和新疆地区。土壤黏重,地势低洼积水,树冠繁茂,树下荫蔽,通风不良,阴雨连绵有利于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幼果期抗病,随着果实成熟愈易发病而且扩展很快。 广东地区一般于5月下旬可见发病的新梢和果实,梅雨季节为病害发生高峰期。在田间一般近地面的枝条先发病,随后扩展到全树。凡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干低矮丛生,枝条过密而郁闭的发病则重。 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肃清越冬菌源。冬春季节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剪除枯枝、病残枝,清扫地面落叶和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处理,并喷射波美3-5度石硫合剂。 (2)药剂保护。自5月下旬起,直至果实采收前20天,每隔15-20天喷1次药。药剂可用40%霉疫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可以前期用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后用瑞毒霉等防治。此外,还可用5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 苗木网,999miaomu.com (3)加强田间管理,作好开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疏除过密枝条,适当提高结果部位,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
上一篇:杂交石竹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晚香玉常见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